于巾然每次走过这家旧书店都觉得稀奇。从外面望去,看不到书店里面的样貌。门面用毛边玻璃制成,角落里放着一颗永不凋谢的向日葵,于巾然觉得是老板为了省事,才放的假花。向日葵旁边放着一块黑板,上面写着“一块钱一斤,大甩卖。”
可即使这样,也没有人走进过这家书店,也没有人从书店里走出来。于巾然还注意到一点,当她晚归的时候,书店里依然透着微暖的灯光,像是漆黑的森林里唯一的萤火虫。住在这里的居民,每天都走过这家书店,所有人都对它视而不见。
到底为什么这样?
于巾然刚刚搬来的时候,好几次路过书店,都想进去看看,但每每到了这个时候,她不是手机响了,就是背后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突然失控摔倒,总有干扰的事情发生。
房东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了,这里什么事情都一清二楚。但也没听见她提起过这家书店。
有一天,房东在楼下和老人家聊天时,于巾然顺口一问:“张姨,对面这家书店什么时候开的?”
张姨摇着她的扇子:“好多年了吧,我也不记得了,好像很久了。”
“好像都没什么人进去买书,他们怎么经营得下去。”
“他们可是唯一在这条街道上不拖欠租金的租客,全都是按时交租金。”
“他们老板长什么样?他们有人出来过吗?”
“不知道,反正他也不出来,可能在里面读书读傻了吧。”
一旁的林大妈插嘴道:“我见过他们老板。”
在场的人向她投来好奇的目光,林大妈享受着众人的关注:“有一天晚上,我下楼丢垃圾,正要把垃圾放在门口,突然听到里面在吵架。我仔细一听,发现根本听不懂那些人在说什么‘你到底是哪里来的,这都不记得了吗?类型总是知道的吧。’‘仔细想想,记不记得他的样子?’‘陆传祺!拿我的笔过来,我要写死这个男人,拿过来!’其他的就是咣咣咣的声音,后来就没有了。”
“然后呢?”
“没了。”
众人期待地目光转瞬即逝。
“什么啊,你根本没看见。顶多是算听见了。”有人嘟囔道。
“你们真的是,知道里面有一个人叫做陆传祺,这还不够吗?这可是揭开他们神秘面纱的第一步。”
“知道他名字有什么用,又不知道他长什么样。”
“你连他们的声音都没有听过,还在这里跟我较劲。”
两人就着这个问题开始大吵起来,人群如猢狲一样散开,没人想要再聊这个话题。好奇心消退得真快。好像有人施了什么魔咒,让大家都主动忽略掉这个地方。
于巾然回到自己的房间,像往常一样,翻开日记本,写了这样一段话:神秘的书店里传来洪亮有力的声音,店长和店员在里面为了某件事情而争吵不休。随后,她把笔记本放到书架上。
这是一个非常老旧的小区,1996年建成。坐落在城市中最长且壮观繁华的平沙大上,房地产开发商要是想推平这块地,需要花掉不菲的赔偿款。其规模在1996年算是非常壮观,一共有66栋,每栋7层,每层4户。
于巾然住在16栋的二楼,夏天有些闷热,因为采光和通风不太好,在那个只有1.5平米左右的小阳台,晾着几件纯色的T恤,是她在打折季采购,面料柔软舒适,55元一件,买二送一。
小阳台往里走是一个3平米左右的厨房,里面放着一个洗衣机,其他什么都没有。于巾然不做饭,因为在小区的3号门就有一排餐饮店,那里的东西,便宜实惠。
她的生活水平很普通,说实话,打工的钱只足够她维持着温饱,根本不足以让她再有更多的娱乐活动。朋友都劝她放弃吧,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就和父母闹翻。
她大学学的是油画,和很多画家一样,她的社会生活从穷困潦倒开始,去美术机构教孩子绘画,买颜料和画纸,在春日盎然的时候去外面采采风。
虽然不是大富大贵,但也有滋有味。
房东隐约记得她在租房时候的样子,穿得很干净。
签合约时,房东问她是做什么工作的,她回答说是做艺术的。一说起艺术,房东就对她多了几分赞赏。于巾然只能笑笑,没有再多做解释。
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。早上六点钟就起床了,老人家起得很早,这似乎是老人身上特有的睡眠习惯。她清晨第一件事,就是给她的宝贝儿子—一只肥硕的短腿柯基—准备外出活动。
老房子,隔音效果很差,几乎上下楼都能清晰地听到脚步声,一楼对面凉亭里的对话也一清二楚。虽然硬件很差,但对她来说,已经够了。
于巾然背着画板从郊外赶回家,有时候会直接吃个夜宵。她每次走到门口时,都忍不住往哪间昏黄的书店里看一眼。她笑着将这个想法甩开了,不该好奇的时候,就不要多想。电影里的恐怖片就是因为好奇心太重,而遭到恶鬼缠身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虚神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