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十七年,春
大明宫内
在经历过一场寒冬之后,天气总算有了一丝丝暖意,太掖池边的树上萌发了点点新芽,仿佛散发着许许生机。
然而,在那个人脸上毕竟看不到一丝生气,毕竟他老了,两鬓的头发也已经发白了,他慢慢的走着,时而在思考,时而又在自言自语,周围的人没有接他话的意思,更不敢打扰他,因为他便是这天下的主人,李世民。
“给朕传魏爱卿!”,那人忽然发声,声音虽然不大,却让人不敢违抗。
“皇上,魏大人已于去年西去了。”服侍公公细语答道。
“给朕传杜爱卿。”
“杜如晦大人已离世多年!”
“朕的秦叔宝秦将军呢?”
公公没有作声,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英明神武,独掌天下的人心里一定知道答案,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。
说罢,这位权倾天下的人叹了一口气,继续自言自语道:
“想朕这一生,十七岁雁门救隋帝,十八岁晋阳抗突厥,十九岁起兵反隋,浅水原灭薛氏,击宋刘收并汾,虎牢之战又斩杀王世充,窦建德,进而铲除刘黑闼,徐圆朗,玄武门恨杀吾兄建成,吾弟元吉得以称帝,之后平定突厥、薜延陀、回纥、高昌、焉耆、龟兹、吐谷浑,如若无众能臣勇将忠心耿耿,朕何至于有今日,死百次亦不足矣,然而朕众爱卿,去的去,老的老,朕心痛矣!”
说罢,叹声连连,竟以龙袍掩面。
又是良久无言,只顾低头慢步,行至三清殿,见旁边有一小楼,遂问左右:“此楼何用?”
“平常小楼,无甚用途。”公公答道。
“从此此楼便叫凌烟阁,给朕传阎立本,褚遂良,朕要给众爱卿画像题字,让他们的功绩万世长存,人人敬仰!”
“传阎立本,褚遂良觐见~~~”
“传阎立本,褚遂良觐见~~~”
声音一层层,传遍大明宫。
——————
贞观十七年,夏
荷花盛开,蝉声依旧。
凌烟阁修建完毕,收录贤臣良将二十四人,便是:
赵公长孙无忌第一位
河间郡王李孝恭第二位
莱公杜如晦第三位
郑公魏征第四位
梁公房玄龄第五位
申公高士廉第六位
鄂公尉迟敬德第七位
卫公李靖第八位
宋公萧瑀第九位
褒公段志玄第十位
夔公刘弘基第十一位
蒋公屈突通第十二位
勋公殷峤第十三位
谯公柴绍第十四位
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位
郧公张亮第十六位
陈公侯君集第十七位
郯公张公谨第十八位
卢公程知节第十九位
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位
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位
莒公唐俭第二十二位
英公李绩第二十三位
胡公秦琼第二十四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贞观二十二年,秋
秋风落叶,寒风阵阵。
自凌烟阁修建五年来,这个人不知来过多少次这里了,这五年发生了太多事,凌烟爱将侯君集,张亮与太子承乾谋反被诛,大臣们分党结派,宫内暗流涌动,这个权倾天下的人似乎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了,毕竟他更老了,虽然不到五十岁,两鬓的白发却已经全白了,行动也没那么方便了,现在来一次凌烟阁都有些吃力了,虽然别人都喊着万岁,可能他心里也明白,天下没有不灭的灯,他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再上凌烟阁,他不知道自己何时会去了另一个地方,他也不知道没有他之后天下的局势会如何发展,但他知道,他应该做点什么,为了天下,为了李家天下。
是夜,月上中天,霜打枝头。
内宫议事厅,灯火摇曳,一主一臣。主便是李世民,臣是他的大舅哥,亦是他此刻最能信任的人长孙无忌。
“卿以为当今局势如何?”
“陛下英明,天下大治,朝堂清明。”长孙无忌道。
“爱卿与我都是自家人,当实言告知。”李世民实有倾心之问。
“纵有宵小之辈,有陛下在,亦不敢造次,不足为惧。”
“太子李治,性情温和,待人尚可,然智谋不足,朕观朝廷众臣,表面乖巧,无不有其私心,前朕甚重侯君集,张亮,并置位于凌烟阁,怎料到其会拥承乾谋反,承乾乃朕长子,本已立太子之位,日后必能登基,怎料会起兵反父,爱将不可信,家人亦不可信,我在他们尚且不敢过于造次,如我去矣,宫中由何人做主?”
“陛下福寿,自当万岁,切不可妄言!”长孙连忙下跪,口里连称万岁,虽然自己忠心耿耿,但亦怕被皇上起疑。
“爱卿不必惊慌,我自知爱卿忠心耿耿,才诉以心中之言,并未对爱卿有丝毫怀疑之处,只是卿乃朕心腹人,自当替朕分忧解难,切不可推脱!”李世民言之切切。
此时,长孙无忌也感受到了皇帝的真诚,再抬头看看眼前这个人,自己也难免有些唏嘘,虽然比自己还小几岁,可看起来却比自己还要老上几分,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太多事吧。不过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,也不好再应以阿谀之言了,于是便答道:“陛下所言不无道理,文臣武将并非皆志虑忠纯之辈,不过其皆俱于陛下龙颜,尚不敢造次,不过亦要早做打算,另外,请恕老臣冒昧,吾观陛下对武氏才人赏识有加,此女聪慧过人且颇有志向,臣恐其会对后宫不利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武唐侠义风云录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