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小说网

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
第1章 金雕山论道

只有服从大自然,才能战胜大自然——达尔文

张玉武这辈子也忘不了2013年3月5日的上午,那是他这个大学应届毕业生开启别样人生的开端,更是关于山河县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的历史一刻。

东北的春天总会姗姗来迟,一片灰色的金雕山上还残存着少许积雪,融化的雪水顺着山坡流进了半山腰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里。

那七八个大小不一的废弃矿坑,就像是铺盖在整个山体上的牛皮癣,那融化的积雪宛如是久治不愈的脓水,把金雕山弄得就像个久卧病榻,风烛残年的老朽。

满山的松柏似乎已经找不到了它们的本色,松针和柏叶上裹着厚厚的一层泥土和煤灰的混合物,也没有任何生机。

在废弃矿坑群的边缘,卧着一片横七竖八的残垣断壁,那是煤矿生产时的建筑群,似乎在倔强地努力证明着此处昔日的辉煌。

残垣断壁的不远处,歪歪斜斜地竖着一些早已褪色模糊的牌子,写着“节能珍惜资源,减排爱护环境”和“安全在于提高警惕,事故出于麻痹大意”等生产标语。

二十四岁的张玉武站在半山腰上,望着眼前的一切,眉头紧锁着,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。

因为,这不是他理想中的家乡。

若不是因为半年前父亲张胜利发生车祸致残,他也不会在进入省农科院前夕,临时改变主意回到家乡,更不会看到这满目疮痍的金雕山。

也正因为这次归乡,让他和女友余苗苗产生矛盾,进而分道扬镳。

山河县是个东北地区边陲小城,木材和煤炭曾是两大支柱产业。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,山河县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个顽疾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,山河县响应国家的“封山育林”政策,几乎关停了所有林场,大量林业工人向煤炭产业转移,很多煤矿职工都担心自己的岗位被顶替掉,所以不惜送礼找关系也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。

张玉武无奈之下,只能顶替在煤矿上班的父亲的岗位,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家中的伤残父亲,以及从小就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弟弟张玉全。

在“远大煤矿”上班的半年中,他意外发现了“远大煤矿”偷排废水的行为,找到矿长陈汉林沟通情况,迟迟没有下文。

后来,通过新结识的好友童家旺才知晓,偷排废水在“远大煤矿”其实是个公开的秘密,矿工为了保住岗位和工资,全都视而不见,甚至帮助矿里隐瞒偷排事实。

这半年时间里,张玉武就像是“远大煤矿”中的一个异类,他的苦闷无处诉说。

自从父亲因伤致残,一有空他就会来山里采摘一些辅助治疗的草药。

张玉武一声叹息,拎着草药筐顺着小路准备回家。

“咳咳。”这时,从身后传来一阵咳嗽声。

张玉武下意识转头看去,只见一个中年人朝自己走来,此人身材高大,国字脸,穿着一件整洁的黑夹克,看上去仪表堂堂。

“小伙子,我已经看了你很久了。”中年男人面带微笑,走到了张玉武身旁。

张玉武打量了一下中年男人,礼貌地点了点头,“你好,您是?”

“山下的村民,叫我老沈就行。”中年男人回应得很干脆,旋即背着手,向山下望去,深吸了口气,“小伙子,你咋称呼?”

张玉武侧头对中年男人说,“张玉武。”

“哦,张玉武,好名字。”中年男人微微点了点头,旋即笑着问道,“我看你对着这些废弃矿坑看了很长时间。咋的,心里不是滋味儿?”

张玉武一声叹息,点头说道,“好好的一座山,变成了现在这样,可惜。党的十八大之后,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党纲,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。可是,在咱们山河县,还是在走过去的老路。”

中年男人眼睛一亮,似乎对张玉武刮目相看,问道,“小兄弟,你是干啥的?”

张玉武如实回答,“煤矿工人。”

“煤矿工人……”中年男人嘀咕了一句,有些好奇地说,“看你的言谈举止,不太像个煤矿工人。”

张玉武扭头看着中年男人,笑了一下,“那我像啥?”

中年男人不假思索,“像个满脑子理想,一股子闯劲儿的大学生。”

张玉武愣了一下,点头说道,“我刚从省农大毕业半年。”

“那怎么就回来了?”中年男人一脸好奇。

张玉武看着中年男人,纠结片刻,便将自己大学毕业进入省农科院前夕,家中突遭变故,回乡一边替父到煤矿上班,一边照顾受伤父亲和小儿麻痹症弟弟的事情,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中年男人。

“可惜啊……”中年男人十分同情地看着张玉武,旋即深吸了口气,一脸认真道,“小兄弟,你刚刚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,你对此有什么看法?”

张玉武低头思忖片刻,缓缓说道,“生态兴则文明兴、生态衰则文明衰。建设生态文明,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。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?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,工业时代的GDP迅速增长的同时,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,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,也都呈现了加速趋势。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,是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、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持续恶化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十年峥嵘山河路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