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平元年,公元190年。
正月。
山东州郡起兵讨董,袁绍自领车骑将军。
行奋武将军曹操自陈留起兵,前往酸枣会盟。
……
封丘县,无名山道。
“多谢诸位相救之恩,若无诸位,在下恐成刀下亡魂矣。”
望着不远处的数具山贼尸体,郭嘉心有余悸之余,亦是不免感到几分疑惑。
自其因一本奇书穿越以来,他早已将书中所记载的奇门遁甲之术习练精通。
知阴阳,晓天文,尤擅趋吉避凶。
值此乱世,他之所以敢独身一人在外游学,便是倚仗于此。
今日出行之前,他还特意占卜了一番。
卦象显示,此行理当“得偿所愿”。
既如此,又为何会遭遇这伙山贼,险致杀身之祸?
“不必多礼。”
在郭嘉身前,立有十余人。
为首之人身长七尺,细眼长髯,体量虽然不高,气度却是不凡。
其人手抚颌下长髯,笑道。
“你这士子倒是胆大任侠,无有随从护卫,也敢来此荒山。”
“如今战乱将起,地方不宁,还是早日归家去吧。”
郭嘉闻言,整了整衣服,恭恭敬敬的又是俯身一礼。
“恩公所言极是。”
看着此人的相貌,郭嘉脑中忽然想起历史上的一段描述。
细眼长髯,容貌短小。
莫非“得偿所愿”应在此处?
他心中狐疑,于是开口问道。
“在下颍川郭奉孝。”
“我观恩公气度非凡,定非常人,敢问恩公名姓?”
“郭奉孝?足下莫非阳翟郭氏之后?”那人面色微异。
郭嘉摇了摇头,不卑不亢道。
“不瞒恩公,在下一介寒士,虽与郭氏同姓,实无渊源。”
东汉以降,世人多重出身,门第,寒门子弟不仅入仕艰难,而且多受歧视。
在外游学多年,郭嘉可谓深有体会。
“某姓曹,名操,字孟德。”
果然。
郭嘉暗暗吸了口气。
既至此世,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意,他都不愿随波逐流。
而良臣择主而事。
魏武气度,着实让他心折。
但他深知自己并非历史上那个鬼才郭奉孝,虽有奇术在身,却难称算无遗策。
若是因他一人之故,而祸及三军,又于心何安?
正是因为这点,他才长年在外游学。
除了增长见闻外,便是亲历那些地形险要处。
纵观山川河岳,摹其文本,画其图册,以免日后出谋划策时有纸上谈兵之嫌。
“恩公莫非就是棒打蹇硕,孤身刺董、首倡义军的曹将军?”郭嘉故作惊讶。
“哦?足下也曾听说过某的名声吗?”
曹操双目一亮,甚觉欣慰。
此时的他,可不是后来鞭笞天下的魏武帝。
因其为宦官之后,无论是士林清议,还是世间名望,都远远称不上一流。
“将军忠义之名,海内皆知。”
郭嘉言语恳切。
“嘉虽只是一弱冠士子,亦是神往已久。”
“今日得见将军,足慰平生。”
“哈哈哈哈——”
曹操心怀大畅,不觉抚须而笑。
待曹操笑罢,郭嘉问道。
“将军此行可是为讨董而来?”
“正是。”曹操点了点头。
“将军一心为国,又救我性命,值此大事将起之时,我本当相助将军,以成大事。”
“奈何在下另有它事在身,需尽快赶回颍川。”
“失礼之处,还望将军海涵。”
见郭嘉露出一脸为难的模样,曹操心中暗暗发笑。
此番讨董,山东诸侯合兵十余万。
其中谋臣如雨,猛将如云。
眼前士子不过弱冠之龄,究竟有何倚仗,就敢说助他成就大事?
不等曹操开口,他身侧的夏侯惇就率先忍不住,喝道。
“小子安敢置此大言?”
“今诸侯合兵不下十万,精兵良将无数,大军所到之处,群贼束手。”
“又何需你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相助?”
“君乃何人?”郭嘉望向夏侯惇。
“吾谯县夏侯惇是也。”
郭嘉轻声一声,从容不迫道。
“姜子牙不过一老叟,却能兴周八百余年。”
“张子房亦只是一亡国士人,但能旺汉四百载。”
“嘉虽不才,却也不愿让古人专美于前。”
此话一落,诸人皆是面露诧异。
便是曹操,亦不免再三打量了郭嘉几眼。
“颍川士子,都如你这般,好发狂言吗?”
夏侯惇先是惊异,而后却是冷哼一声,满脸不以为然。
兵祖姜子牙,留侯张子房,皆为数百年难得一出的人物。
眼前人竟敢自比此二人,当真狂妄至极。
郭嘉不再多言,冲着曹操拱了拱手。
“还请将军在此稍待片刻。”
“嗯?”
曹操一愣,随即便见郭嘉径直走向了一旁的马车之中。
片刻之后,手握数个锦囊而回。
“将军此行,可依锦囊之计行事,或可助将军一臂之力“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三国之鬼才郭奉孝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