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1351年,已经归顺元朝的方国珍趁北方动荡之机,再次举起反元大旗,浙江沿海一带又陷入战乱之中……
浙东小镇。蓊郁的树木掩映着几排黑瓦粉墙的店铺。飞翘的檐角,各色的招牌,熙熙攘攘的人流,此起彼伏的商贩吆喝……忽然,青石板的街道上,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,人们瞪大了惊恐的眼睛,望着远处冲杀过来的马队。人群里响起一声高呼:“方国珍来啦,快跑呀——”
因惊恐而定格的人群突然回过神来,四下奔逃,边跑边呼喊:“方国珍来啦,方国珍来啦——”
匆忙中奔跑的人群跌倒,踩踏,哭喊声一片。
义军的马队冲进街巷,马蹄踢掀了蔬菜摊,踏翻了水果摊,水果在街道上乱滚。摊主在地上滚着,爬着,张开双臂想聚拢满地乱滚的水果,飞奔的马队从他身上踏过。
一个卖馄饨的也想奔逃,可挑着担子跑不快,马队冲了了过来,他躲闪不及,被冲得晕头转向,馄饨挑在肩上荡了个圆圈,摔在街面上。
卖鸡的乡民抱着鸡奔逃,惊慌中忽然跌倒,抱着的公鸡脱手。公鸡惊叫着飞上了店铺的屋顶,站在檐角回头惊愕地看着街道上喧扰的人群……
街道的一侧绸缎铺。几名义军士兵冲进来,把柜上的绸缎洗劫一空。店铺掌柜跪在地上哀求:“义士,义士,求求你们,给小的留下点吧,留下点吧——”
几个义军士兵看了一眼地上的掌柜,抱着绸缎往外走。绸缎铺掌柜追上去,拽住争夺。义军士兵抽出长刀,一刀劈下,绸缎铺掌柜慢慢倒下,鲜血染红了地上扯乱的白绢。
米铺内。米铺掌柜听见喧嚷,慌忙关上米铺的店门,可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,一队义军士兵涌了进来。掌柜的缩在柜台下,浑身瑟瑟颤抖。
义军头领走了进来,看了一眼满屋的大米,得意地笑了笑,手指着米袋说:“快,快,把这些米全搬上马车!”
义军士兵把一袋袋大米搬出米铺,装上马车……
忽然街道传来一声呐喊:“官军来了——”
义军士兵们丢下米袋,惊慌逃窜。一名义军士兵想赶走马车,甩了两鞭,马车没动。他丢下马车,急忙向前跑去……
一队官军冲了过来,围住了马车。队伍后面的百户(注:元朝军官等级,统兵70人左右)来到马车前,拍了拍满满的一车大米,一阵狂笑:“哈哈哈,还是方寇想得周到,都替我装好了,哈哈哈……”
米铺掌柜从店铺出来,跪在百户面前,不住地磕头感谢:“谢谢军爷!谢谢军爷!”
百户弯下身来,望着米铺掌柜,问:“掌柜的,你谢大爷我什么呀?”
米铺掌柜说:“多谢军爷赶走了贼寇,不然小店就被他们抢光了。”
百户神秘地一笑,冷冷地说:“抢光了,真的抢光了?店里就没剩下点儿?”
米铺掌柜忽然明白过来,他惊愕地看着百户,支吾着:“哦,哦……没有了,一粒米也没剩下了。”
百户直起身,冲手下的军士一挥手,大喝:“进店,把所有的米搬上马车!”
官军冲进米铺,把剩下的米也搬上马车。
米铺掌柜跪在马车前哭喊:“军爷,军爷,不能拉走呀,拉走了,小的命就没了。”
百户走过去,狠狠地把米铺掌柜踹倒在一边,大喊:“拉走!”
马车载着满满一车米离开了米铺。
米铺掌柜从昏迷中苏醒,爬起来,望着空荡荡的米铺,拊掌大哭:“强盗啊!都是强盗呀……”
被洗劫后的小镇笼罩在浓烟和熊熊大火中,街道两边是一处处残垣断壁,塌落的檩椽不时跳着火苗,烧毁的门窗还冒着缕缕青烟。青石板的街道上,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具具尸体。一堆废墟前一位老妇人在捶胸哭嚎,满头白发在寒风中飘散……
青田县南田乡武阳村。与山外的兵荒马乱不同,这里是另一番景象,仿佛世外桃源。绵延的翠峰宛若一围绿色的屏障。翠峰间偶有悬泉飞瀑,恰似绿绵中飘动的白缣。细听,还有汩汩的溪流低吟。此时正值桃花绽开,一树树桃花幻若一簇簇烟花绽放在青山碧水间。峰峦环抱之中有一块田畴,绿树春花中掩藏着一个村庄就是武阳村。刘基的府宅就在这宁静的武阳村。
刘基因建言监察御史失职一事遭罢黜,此时他正在家闲居,终日在书房里着文赋诗,抚琴演棋。书房内,靠窗放着一张书案,书案上一张棋盘,刘基正坐在书案前研究棋谱。身后是一个书架,架上放满了书籍。书架旁挂着一幅幽兰图。
刘基演棋有些倦了,放下棋谱,向四周看了看,没发现叶安。叶安既是刘基的家丁,又是贴身的侍僮。他父母早亡,流落到武阳村,刘基把他收养。
“叶安,叶安——”刘基冲着窗外喊。
“哎,来了。”叶安快步走进书房,“老爷,有何吩咐?”
刘基说:“去告诉夫人,中午多备几个菜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刘伯温之宦海沉浮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