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初平三年—司隶长安城
轮日渐没于岐山之下,数十点寒鸦欲落于城头,却被下方的嘈杂声惊起,披上霞光向西掠去。
一处官邸内,左中郎将刘范身披玄甲,手中环首刀犹在滴着血。
大门忽然被叩响,家仆喝问何人,门外一道略显急促的声音传来:“速速开门,吾有事找大哥一叙!”
这声音刘范熟悉无比,正是小弟刘璋,连忙上前两步亲自开门道:“小弟来的正好,如今董贼已死,其安排到我府上的西凉兵也已伏诛,一起去叫上二弟,咱们收拢宗室兵马去宫中!”
刘璋摆了摆手让其他人不要跟着,拉着大哥向屋内边走边道:“此事自有吕布、皇甫嵩等诸位将军操劳,我找兄长有要事要谈,去屋里说。”
刘范一愣,当下虽事急,但还是来到了内屋。
“不知你对朝廷前景如何看待,董卓的凉州旧部又该如何处置?”刘璋开门见山的问道。
刘范虽觉得此问题有些突兀,但还是沉思了一番说道:“如今董贼已死,当务之急是收拢其旧部兵马,并将其分化收编。再令皇甫嵩老将军节制三军,镇司隶,抚关东诸侯。”
刘璋有些惊讶道:“没想到兄长平日习武之余,亦能对天下之事有所远见。”
刘范回道:“你常说及当今局势,于我颇有广益,偶尔也能推及一番。而且若我说的不错,那此时正是我等宗室出力之时,快快随我出府。”
“兄长莫急,若朝廷真像大哥所说,未尝不可中兴。然而王司徒嫉恶如仇,如今更是立此大功未免飘然,一旦在董卓旧部这事上稍有犹豫反复。只怕会将他们逼反,大汉亦会再陷浩劫。”刘璋摇头道。
刘范一愣道:“王司徒果真会如此?那我等必须面见陛下言其中要害。”
刘璋双眸微眯道:“就怕王司徒经此事欲总览朝政,陛下亦无法制衡。而且只要反复的风声放出去,怕就足矣逼反董卓旧部了”
“王司徒向来宽以待人,怎会如此。”刘范回想起往日那个游走于董卓与朝臣之间,以宽善待人的王允惊愕道。
“今日非同往日,王允诛贼首功,极易自傲!”刘璋觉得气氛烘托差不多了,当即拍案道:“而且我今日主要不是为此而来,你我位卑言轻并不能左右大局,当今关键是保证自身安全。如今我们三兄弟皆在长安,若有动乱必受影响,何不趁今日城中混乱,你与二兄借假死之名暗中返回蜀中?”
刘璋顿了一下接着道:“至于我,等日后长安无论是哪方势力主政都要安抚地方。那时因你二人“已死”,我借机会说回去尽孝顺便劝父亲还政朝廷也不算难脱身。”
大哥刘范听了这个计划缓了缓神,跪坐于桌边思考了起来。
刘璋对着跪坐,继续劝道:“自从父亲入蜀,朝廷掌权者换来换去,可我们兄弟几个却连城池都难出去一步,府中也常被监视。要想摆脱困境,这是唯一的机会了。”
“好。”刘范微微颔首,“不过我便留下吧,你跟着二弟暗中入蜀,离开这是非之地。”
刘璋回道:“小弟留在长安自有安排,不能以此脱身,大哥莫要推辞。”
“可我等身为汉室宗亲,怎可弃天子不顾,如今江河日暮,正当报国,我断然不回!”刘范蓦然起身正色道。
刘璋还欲再劝,刘范也知道小弟嘴皮子功夫自己扛不住,转身离去道:“此事休要再提,我为宗室汉臣,维护天子乃本分,决不能走;但我又为家中长子,亦当保你二人周全,我去联络人安排此事,你去找二弟准备准备,明早就走。”
刘璋注视着大哥愈行愈远的背影,想着其常念在嘴边的的汉臣长子两个身份面色数变,良久方带着随行而来的家仆出门而去。
不得不说长安忍董卓久矣,今夜取消宵禁,街上百姓与世家子弟齐出门在各自的城区奔走相呼。据说其还被暴尸东市,被守尸吏点做天灯,不少人前去凑热闹。
残暴不仁的董卓终于落幕,除了街道上一些残破空屋诉说着往日,长安城仿佛重新恢复了生机。
刘璋走在街道上亦感慨万分,想当初三年前的董卓,以三千兵马入洛阳,夜出昼进之计震慑他人。其克并州丁原吞其部曲,罢司空刘弘取而代之,继而执掌大权,一时间何其风光。
他也正是这个时候穿越到刘璋身上,重获新生的震惊庆幸之余,开始尝试融入这人命如草芥的东汉乱世。
但他对这具身体记忆继承的并不多,礼仪不通,文字不识。古汉语说话自带颤舌音,既像粤语又像俄语,听不懂也说不了。
两位兄长面对此状颇为着急,民医也束手无策,有几个胆大的说是邪祟上身,还欲再说时就被刘范送走了。
无奈之下只好入宫求太医令,这太医令本就是为百官治病的“御医”。但当时董卓这大老粗初掌朝野,不管体制运行啥都要管。请个太医令都要亲自找他说,不少官员就算病了也不敢报批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汉末天下行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