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洪武四年。
经洪武大帝朱元璋立国治理四年后,开始恢复科举制度,京城内外满是各地赶来的考生,不辞千里,只为金榜题名!
国子监,一群学生正在宋濂的教导下念着论语,这些人,不是皇亲国戚,就是重臣之子。
这些人中,有部分已经到了可以参加科举的年龄,他们无比认真的听着宋濂讲书。
要知道,宋濂已经被朱元璋定为了此次恩科大典的总考官,他的课已经是千金难求,寻常人家一辈子也听不到!
就在众人认真听讲的时候,讲台上的宋濂听见了轻微的鼾声,他循声望去看清之后脸色一沉。
“胡定山!”
伴随呵斥一同发出的,还有宋濂手中扔出去的戒尺。
戒尺划过一道弧线,眼看要砸在正睡觉少年的头顶,却被少年单手抓住。
周围的学子们都被这一下惊住了,他刚才没抬头,是怎么抓到的?
胡定山放下戒尺,睡眼惺忪的看向宋濂,打了个哈欠:“哈.....学生在,老师有何贵干?”
“你爹胡惟庸满腹经纶现在又是中书省参政,将来定是国之栋梁,却没想生了你这样一个逆子,上课居然如此懈怠,朽木不可雕也!”
宋濂冷着个脸:“听说你前些日子骑马去教坊司的路上坠马了?我看该让太医好好瞧瞧是不是摔坏了脑子。”
“不劳先生费心,学生好着呢。”
胡定山揉了揉眼睛,心想要不是前身直接坠马摔死了,自己能穿越过来吗?
“给我出去罚站!”
“好嘞!”
乐呵呵的来到门外,胡定山示意太监站原地别挡着阳光,随后懒洋洋的晒着太阳,心里舒坦极了。
离开了那个卷死人的世界,穿越成了高官的儿子,还绑定了摆烂人生打卡系统,不知道今天摆烂完了系统会给什么奖励,千万不要是百分百空手接暗器了......
没多久,课业结束,宋濂看都没看胡定山直接就走了。
胡定山也不在乎,此正打算回家时一个身材壮硕的少年凑了上来,他叫徐祖寿,开国大将徐达四子也是前身胡定山的好朋友。
“你刚才看也不看是怎么抓住戒尺的?”
徐祖寿一脸好奇。
“这是天赋。”
“我怎么感觉你自从坠马以后,跟之前不一样了。”
“怎么可能。”
“你到底是怎么想的?是想当文官还是武将,你课业不行,要不跟我一起去校场考试,我找人给你开后门当武将吧。”
面对徐祖寿的邀请,胡定山摇了摇头:“什么官都不做,我就当个富家少爷。”
徐祖寿很不理解:“为什么?”
胡定山像是想到了什么,眼神变得有些怪异,一脸邪笑道:“因为,家父胡惟庸。”
“胡叔父怎么了?我爹还是国公呢!”
“那不一样,现在北方的元庭不足为虑,南方边境虽不太平但也只是小事,放眼天下,陛下现在想做的事情只有两件,一件是治理国家任用贤才开科取士,另一件嘛......”
说到这里,胡定山闭上了嘴,转头瞥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的太监。
太监脸色平静,但眼神里的惊骇一闪而逝。
“另一件是什么?”
徐祖寿追问。
“有空多拉着你爹陪你练武,少让国公大人和兄弟喝酒,小心酒后失言,反正现在的天下四平八稳,一切都在陛下掌控之中,你我仗着父辈荣华富贵就够了。”
胡定山笑呵呵的看着徐祖寿,让后者一阵发寒,讪讪道:“我爹教我练武那可是下狠手的,还是让他跟人喝酒去吧。”
胡定山也不说什么,告别徐祖寿以后便打道回府,他很期待今天的摆烂系统会给什么。
等徐祖寿大大咧咧离开以后,刚才被胡定山看了一眼的太监,若有所思地走向了御书房。
“有意思,咱都有些好奇,这第二件事情是什么了。”
朱元璋刚刚批阅完奏折,喝了一口茶水听着锦衣卫太监的禀报起了兴致。
胡惟庸他知道,是个能臣可堪大用,本来放在中书省就是磨练一下,以后要做国之柱石,倒是没想到胡惟庸这个儿子也有几分眼光。
北方元庭余孽他朱元璋的确没放在眼里,南方那点骚动更是不值一提,现在如何治理国家的确是重中之重。
至于另一件事情......
朱元璋想起胡定山对徐祖寿的劝告,心里咀嚼起了酒后失言四个字,他眯起眼睛想着,这小子难不成真的看出了什么?
“来人,咱要出宫。”
想了想,朱元璋站起来往外走。
“陛下要去哪儿?”
“中书省参政,胡惟庸家。”
......
胡府。
这是一间坐落在皇城外最近街道的一所三进出大院,规格极高仅次于皇亲国戚公侯伯爵。
胡惟庸身为开国功臣,而且还是一干武将中少数的几位文官人才,又是李善长的爱徒,任职中书省参政以后前途一片光明,住在这里不失身份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大明:我爹是胡惟庸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