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天晴,阴霾许久的上林苑终于在沉寂中有了一丝生气。
宫内后院年轻的小宫人趁着午后阳光拨弄着花梢上红绳的金铃,想趁此赶一下铺赘一个寒冬的灰尘和蛛网。
金铃缀子随着浅浅的拨弄,温柔又颇有灵气地传送着声音。
几个略年长一些的宫人,在门口与侍卫交谈一番后,半开了园中侧门走了出去,还叫唤着一个年轻侍卫上前。
不久几个人一同而归,两个宫人一组合力抬着雕花香木的箱子,一共回了三组。
其中一个侍卫上前抱了两支稍微小一些的匣子,也是沉甸甸的,在园内放下时还抹了抹额边的细密汗珠。
上林苑在长安城西郊,建于秦朝时期,一直以来为汉室皇家园林,由大将军卫青统领,后又为裴盖将军管制。
汉宣帝将废后霍成君移居到上林苑,因这里向来只是皇家游嬉狩乐的行宫,平时外人鲜少,也好让她在最消沉的时候有个心安的处所。
霍成君不知道自己在此处要居住多久,算一算废后也快一年之久。
这两年来,她不与外人交流,也只是逢节气向宫里寄送一封问候安好的信。书信向来到不了皇帝手中,偶尔贴近的宫人会在太皇太后上官氏耳边念一下信的内容,总共不过四五封,里外只是写问好勿念的话。
年轻的太皇太后知道自己这个姨母一向心思细腻,在闺阁时便极少与自己议题心事,入宫后更是走动不多。
而霍家大难之后,皇帝暗允废后与太皇太后书信往来,也大抵因为两人只是相互为世间唯一的血脉宗亲,几行字也不过是深宫的慰藉。
上官氏收到信后也从不回信,只是偶尔点头或是无言垂泪,让身边伺候的女官曼姬也感慨忧伤不已。
这日元宵节,曼姬托人从上林苑收了一封新的竹简,比平日的裁剪得略小一些。
信里除了问好的词句倒是多了几笔。她确定所托之人并未翻阅过书信,便急急入了长乐宫向上官氏禀报。
“娘娘除挂念太皇太后及陛下安好外,另提了几句”,曼姬扶着上官氏入座,继续念着,
“听闻昭台宫侧云林馆新入一官家女子,不闻其详,只苑内近日纷扰,儿臣恐夜短难安,唯念上宽厚,择教引劝佐....”曼姬有些不安地瞧着太皇太后神色。
上官氏先是未多言,侧身取茶细品,尔后缓缓道:“皇后虽废,仍是皇室亲眷,近年来多神伤又体弱,需要多多安抚。今日昼暖夜凉,若未休息妥当恐怕旧疾复发。”
“禀太皇太后,娘娘所言官家女子,乃楚王府里送入宫的少主。”
曼姬瞧着上官氏有疑色,便补言道:“太皇太后有所不知,楚王府自广陵王叛乱一事牵连后已无子嗣,楚王府也改为彭城郡,一脉独留了异母弟妻女。
刘氏向来孱弱,又受了惊吓,从不出阁和来往,彭城郡事务多由她的女儿代管。
因怕众人不服女子管辖,便从小以男儿身教养,对外也宣称是先楚王府少主。
想来,这位少主在去年宫内家宴上也是出席过的,只是过于低调谦卑,婢子也毫无印象,近日听了册封郡主的圣旨后才得知是女儿身。”
“汉朝宗室,女子当作男儿养大,也是第一回听闻。”上官氏轻轻一笑,又说,
“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印象,那日宫内大宴,我到得晚了一些,从后座瞧见一个少年郎过于清秀,听闻是楚王及广陵王之后,我还在想这两家一向以杀掠叛逆为名,尤其是广陵王刘胥,传闻空手能战熊和狼,怎么这外孙竟是如此文弱。现细想倒明白了些。”
曼姬又道:“若非是女子,陛下定不允许留下根脉。虽说太皇太后瞧着这女子文弱,但从小武艺傍身,又是苦命,非一般女子所能及。因此........陛下留着也多有深意。”
“这么说来,我倒是想起楚王府还有一位奇女子。当年刘戊的曾孙女,和亲嫁去乌孙国的解忧公主,算起来也是这位郡主的姑姑。”
上官氏突然眉头一皱,命到:“此信不可多留,即刻便烧毁!”
曼姬诺,正准备取信而去,又听到上官氏嘱咐:“成君说得对,上林苑这么清静的地方,来了个罪臣之后,必是得好好教养。
我不便多说,你且打听一番,若安排了哪位教引,记得跟我知会一声。
上林苑的云林馆,向来比其他宫苑热闹一些。
伺候的宫人虽不多,但都是年轻的少年少女,偶尔在宫内玩笑嬉戏,主子郡主也不会呵斥。
馆内的几个小丫头时常无事时聚在一起闲聊,谈资必定是这位像是传奇话本里走出来的刘少主。
这日下午,她们又聚在回廊的栏台旁,看着侧门出入的宫人和赏赐,又低声议论起来。
“听说陛下和皇后娘娘又多了好些赏赐,全是罗缎秀锦,还有各种宝物珠串。”
一个面容稚嫩的小宫女说道,复又一笑,“可不知这位少主换下男儿装是什么模样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大汉公主刘相夫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