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十月的某个午后。
天色阴郁,吃饱喝足的李存孝,从映秀镇出发,向小金县达维镇开进。
可以和国道318媲美的中国熊猫大道两旁,开始出现了疏疏离离的红叶。
道路顺着一条小溪延伸,溪水虽然不多,但却湍急。
来过无数次,看过了这里春夏秋冬风景的他,还是放慢了车速,或远眺或近观,欣赏着眼前的美景。
还在读小学的时候,李存孝就跟着同村一个远房的亲戚学画画,画的唯一内容,就是落日后的远山。
最后,学画的结果,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连同“滚铁环”、“背风筝”、“逮黄鳝”等等儿时的爱好,丢得一干二净了。
但是,对大山的喜爱,却深入骨髓!
多年以来,但凡到一个地方,只要有比较出名的山,他都会抽出时间去转一转,哪怕是在山脚下看一看,坐一坐,也会心旷神怡,心满意足。
就像信佛的人,看到寺庙就会进去拜一拜。
去年年底,他接到了小金县达维镇一个旅游宾馆的门窗工程。
进山,就成了他乐此不疲的业务。
“达维”在藏语中的意思是“石碉”。
达维镇,一个靠近中国熊猫大道的山沟小镇,因为是当年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而出名。
1935年6月12日下午,红一方面军红4团翻越夹金山,与红四方面军红74团在达维会师,6月14日,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核心领导在此开会,伤兵满营的疲惫之师,在这里得到了休养和治疗。
小镇距离成都230多公里,其中中国熊猫大道140多公里,一路上要经过四姑娘山风景区和巴郎山隧道,沿途风景秀丽,四季山色各异。
这次达维之行,是工程扫尾收方,估计以后再来的机会就少了。
加上独自一人出行(其他人员已到现场),所以下了成灌高速,他就在映秀镇停车,步行到虽数次经过,但却从未参观过的映秀地震遗址,献了一束菊花。
映秀地震遗址,作为“中国红色教育基地”,免费向世人开放。
遗址内,残垣断壁,历历在目,青松翠柏,静静肃立。
整个园区,除了讲解员的轻声细语,没有嬉笑打闹,没有交头接耳,就连脚步声,都带着一丝严肃。
从遗址出来,李存孝又徒步上山,到5.12地震遇难者的墓前拜了拜。
虽然14年过去了,当年萧煞惨烈的景象已经一扫而空,但看到满墙遇难者的名字,还是不免一番唏嘘!
下到山脚,路边一排餐馆,家家都冒出让人垂涎的味道。
果然,美食能带给人愉悦。
出门在外,一个人吃炒菜,要么浪费,要么无法满足味蕾。
小吃,才是最明智的选择。
一个锅盔夹凉粉儿,一两牛肉面,再夹一筷子老板娘亲手做的大头菜,既有口福,也能果腹。
以前进山,为了赶时间,下高速后就沿着中国熊猫大道继续走,午饭通常在四姑娘山镇吃,如果时间允许,一脚油门就到达维镇再吃。
今天在映秀吃了午饭,显然是没法上工地了(工地离达维镇还有10多公里山路),那就一路上溜溜达达,走马观花吧。
在要过巴郎山隧道之前,他还停车靠边,小了个便,给这片连绵起伏的大山,尿了一条念想,留下一点养分。
小金县藏族居民52%,其他民族居民48%,是名副其实的藏区。
近几年,国家支持,政府给力,藏区的国道、省道,甚至县道乡道都在拓宽和维护中,四通八达,平整宽敞。
穿过巴郎山隧道,下山就是四姑娘山镇,受季节影响,镇上游客和车辆稀稀落落。
四姑娘山,因四座端庄秀丽、俊俏挺拔的山峰而得名(幺妹峰、三姐峰、二姐峰、大姐峰),最高峰(幺妹峰)海拔6250米,峰顶终年积雪。
四姑娘山镇到达维镇只有20多公里,公路在山脚下,顺河蜿蜒,地势起伏不大,但弯道不少,特别是好几处“回头弯”,不熟悉路况的司机,都会收住油门,小心驾驶。
过了四姑娘山镇,夜色降临,阴郁的天空还飘起了毛毛细雨。
李存孝打开了夜行灯,控制了一下车速,前面会有几个“回头弯”。
过弯不占道,这是这么多年来,他山路行车的原则,毕竟有那么多血淋淋的车祸警示。
开了十几年的车,各种违章,他都有。
但是“喝酒打死不动车”、“高速不占应急道”、“挪车也扣安全带”。
他都不折不扣的坚守。
特别是“挪车也扣安全带”,次次都会被朋友、同事、熟人嘲笑是“找小姐,学英语——假正经”。
尽管他多次给他们科普:哪怕车速只有40公里/小时,在发生碰撞时,如果没有安全带,人体受到的冲击,也相当于从二楼扔下50公斤的重物砸在身上;在发生车祸时,安全带对人体的保护是90%,安全气囊对人体的保护是5%,剩下的5%,就只有听天由命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重生2011,我和女儿读大学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